乘联会:4月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3万辆 同比下降46%

热点 2025-07-06 07:10:40 3569

1.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

【2022年4月18日-23日乘联会市场分析要闻】4月18日-23日,乘联乘用车市场零乘用车批发13万辆,第周同比下降61%,总体环比上周下降4%,狭义较上月同期下降56%。售日4月18日-23日,均万降乘用车零售17.7万辆,辆同同比下降46%,比下环比上周增长11%,乘联乘用车市场零较上月同期下降20%。第周

今年4月第1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2.5万台,总体同比2021年4月的狭义第1周下降32%,表现严重相对不强,售日相对今年3月的均万降第1周均值下降39%,由于3月的辆同最后一周的零售冲刺较猛,因此本周下降幅度较大也是正常特征。

今年4月第2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2.7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2周下降39%,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2周均值下降33%,由于3月中旬疫情已经出现,因此本周环比下降幅度较小也是正常特征。

今年4月第3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0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3周下降46%,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3周均值下降20%,由于3月中旬疫情已经出现,因此本周环比下降幅度较小也是正常特征。

今年4月1-3周的日均零售2.7万台,同比下降39%的幅度较大,体现了近期复杂疫情散发下的需求相对低迷。

3-4月的新车仍是促进销量的重要措施。今年的厂商新品上市节奏面临全盘调整,不利于地方车展的开展效果,对4月的经销商营销传播中的推广环节带来一定损失,常规燃油车销售环境受阻。目前新能源车仍依赖流媒体保持客户看车热情,这对新能源车购车的便利性有一定利好。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各地分管措施的变化对物流效率造成一定影响。4月乘用车产销面临不确定状态,汽车的营销市场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在充分的信息获取下,消费者避险静止的心态很严重,经销商客流损失巨大。目前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经销商进店和成交都受到影响,因此乘用车零售损失较大。

2.  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走势

今年4月第1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2.4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1周下降39%,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1周均值下降45%,下降幅度超预期的强。

今年4月第2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2.3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2周下降51%,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2周均值下降51%,下降幅度超预期的强。

今年4月第3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2.2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3周下降61%,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3周均值下降56%,下降幅度超预期的强。

今年4月1-3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2.3万台,同比2021年4月的第1-3周下降50%,表现严重相对不强,相对今年3月的第1-3周均值下降50%,下降幅度超预期的强。

结合厂家批发与零售走势看,厂家销量下降幅度相对大于零售下降幅度,这也是相对正常的,毕竟上海和东北的车企在3月把库存基本清理了出去,厂家有效库存清零,产销品种结构严重失衡。4月18日以来的复工复产仍处于压力测试到正常生产的恢复过程,厂家批发偏低是正常的现象,但下降幅度的严重性还是超预期的。

车企面临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产销节奏相对被动。历年4月是新车上市发布的黄金期,3-4月的重磅新品上市对拉动市场人气和厂商销量促进巨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各省生产数据,上海和吉林省各占全国生产的11%左右,且上海部分企业的生产满负荷运转,上海也是中国高端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中枢,因此4月上海、吉林等汽车产业核心地区的乘用车产销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由于汽车产业链长,协同要求高,上海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和物流基地的停产辐射范围更广,4月的车市产销压力很大。

虽然上海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为了社会而勇于承担复工复产的风险责任,但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和低水平生产仍是必要的环节。由于复工复产对全国其他车企的传导较慢,目前的前3周的厂家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汽车是最复杂精密的产业链体系,如果延续时间长,汽车部件的次生灾害损失巨大。4月目前还有一周时间,零部件物流陆续的恢复,随着产业链流动起来,4月末厂家销量就能回升。

3.抓增量保存量应对汽车供应链风险

目前在疫情冲击下,有个别国际车企的供应链考虑从中国地区转移到海外市场,这个风险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控制住这种风险。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结构剧烈调整,世界新能源车的销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传统燃料车销量处于持续下行的态势,导致世界范围的传统燃油车产业链的产能充裕,而且是相对过剩的状态下,如果未来国际车企的全球供应链主体转移到海外,总体来说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增量。

中车的高速增长会带动国际车企在中国加速新供应链的建立,以此确保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地位。

目前来看,国际车企在新能源的转型过程中差距相对比较巨大。日韩系车企以及部分欧系车企面临着严重的掉队的情况,这些传统国际车企的新能源车市场应该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中国市场是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力的试金石,只有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才能在世界市场获得有效的市场地位与产品竞争力。

因此,我们认为加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发展,确保中国新能源车处于全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类似于中国手机制造形成供应链,如果国际手机不在中国制造就难以得到有效的竞争力,这样的话就能确保我们始终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按照武学说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只有加速我们的新能源车发展,才能让世界车企在中国为获得更好的汽车行业份额而加大产业链的建设。

4.  国务院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意义重大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具体相关汽车促消费的政策包含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优化金融服务四项内容。这对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有很好的的指导性意义,有利于各地政府进一步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具体措施,是很好的纲领性文件。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但3月份的消费、投资数据较前2个月出现了较大波动,因此国家及时出台纲领性促销费的政策指引,这对稳定汽车消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从促消费看,北京与上海等特大城市有独特优势。北京有能力增加电动车购买指标。目前北京,上海等这些限购的措施有一定放松的空间,尤其北京等地区应该以放宽限购或者暂时增加限购的指标来拉动新车的消费,同时来促进经济发展。建立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的转变,应该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为经济手段调节,征收拥堵费等方面来改变控制购买管理的方式,对北京等这些核心城市的拥堵改善和改善居民购车应该有巨大的意义。

5. 中国房车市场1季度2425辆增17%

中国房车市场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从2017年的5000台到2018年的7374台,增长62%。2019年又增长到9177台,增长2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的国产旅居车相对低迷,进口旅居车也大幅缩减。2021年房车市场达到了12582台的水平,同比增长43%。

由于疫情的多点散发的复杂性,车市销售相对结构性增长,房车表现突出。2022年1-3月的全国房车市场销量2425台,增长17%,体现了在疫情之后的房车市场的消费快速回暖特征。

6.  2022年1季度新能源专用车销4万辆增100%

近5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电动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2020年新能源专用车7.1万台的走势相对较平稳。2021年达到16万台,增速126%,高于同期增速103个百分点,增长巨大,这也是低基数的因素。2022年3月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销量2.17万台,同比增长78%。1-3月达到4万台,同比增长100%的增速,实现倍增的增速水平。目前看,今年新能源专用车走势将大幅超强于传统轻型车市场。

7. 2022年1季度新能源客车0.47万辆降12%

近5年来,我国城市公交客运行业的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城市内公交替代柴油车的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中低速特点的客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但2019年到2021年的新能源客车没有拓展公交外的市场,甚至因补贴的性价比下降,在非营运领域有所下降,新能源客车市场适应性压力较大。

2022年新能源车逐步脱离补贴独立发展,但新能源公交客车市场压力仍较大。2022年1-3月的新能源客车销量0.47万台,同比增速-12%。虽然新能源客车市场走势总体较弱,2020年疫情打击很大,但这也是暂时的影响。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柴油车的发展面临巨大危机,大中型客车是新能源城市交通的核心,新能源公交车大有优势。虽然疫情影响,公共出行的意愿下降,但随着地方补贴新能源公交的政策进一步强化,城市公交仍是新能源客车核心主力市场。

二、本周上市新车

1.新款启辰e30

4月15日,新款启辰e30上市,新车共推2款,售价区间为6.18万-7.48万元,享受国补0.68万元。

外观方面,新车与老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

配置方面,新车配备胎压监测、前排安全气囊等。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纯电动机,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301km。

2.新款威马E.5

4月15日,新款威马E.5上市,新车共推2款,售价区间为18.01万-19.01万元,享受国补1.26万元。

外观方面,新车与老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全景天幕、双12.3英寸大屏。

配置方面,新车配备ACC自适应巡航、TCS牵引力控制系统、HHC坡道辅助系统等。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纯电动机,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505km。

3.智己L7

4月17日,智己L7上市,新车共推2款,售价区间为36.88万-40.88万元。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封闭式前脸、Σ形状灯组、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尾灯。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39英寸巨幅组合屏幕。

配置方面,新车配备限速报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等。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纯电动机,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615km。

三、宏观经济与政策

1.财政部: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6%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587亿元,同比增长8.3%,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

2.统计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0%,环比增长0.39%。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四、新品信息跟踪

1.帝豪L雷神Hi·X将于4月上市

外观方面,新车与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大屏。

配置方面,新车配备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负离子净化器、车规级CN95空调滤芯等。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由1.5T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匹配3DHT变速箱。

2. 林肯新款飞行家

外观方面,新车车头彰显豪华感,大面积网状进气格栅中间镶嵌林肯品牌LOGO;两侧开眼角前大灯组采用LED光源,配以下方“L”造型日间行车灯,整体更具辨识度。新车下方格栅采用贯通式设计,同时两侧进气造型整体看上去十分运动。另外,新款飞行家底部还加入更显精致感的镀铬饰条进行点缀。动力方面,新车搭载3.0L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63千瓦。

3.长安LUMIN

从官方获悉,旗下全新微型车——长安LUMIN将于明日(4月22日)正式亮相。外观方面,新车设计非常的呆萌可爱,能获得许多女性用户的喜爱。其前脸中央为全新的“LUMIN”LOGO,两侧圆形的前大灯造型与整体风格也很搭。在车型配色方面,新车提供雾白、苔绿、湖蓝、鹊灰、露青、麦黄、樱粉7种车身颜色可选。动力方面,新车的驱动电机有两种供应商版本,最大功率均为30kW。电池方面配的是中创新航的磷酸铁锂蓄电池,根据免购置税目录显示,该车有155km、210km两个续航版本。

五、企业信息

1.安森美中国全球配送中心受疫情影响关闭

4月18日,安森美发出一份通知函称,随着政府加强封闭措施,特别是在上海,安森美中国全球配送中心被迫关闭,从而影响业务。安森美表示,除了上述配送中心被关闭,深圳、苏州、乐山等城市的封锁也间接影响了其生产,一些较小城市的封闭和限制措施,也影响到了其外协制造地点。

2.   百度Apollo发布车路协同开放平台“开路”

4月19日,中国自动驾驶国家队、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百度Apollo发布面向交通和汽车行业的车路协同开放平台2.0——“开路”,这意味着成立五周年的百度Apollo从“自动驾驶开放”升级到“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全面开放”。

3.成立全品牌汽车销售公司

4月14日,长沙比亚迪全品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凤彪,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0%控股。

4.比亚迪公布2022年Q1业绩预告

4月18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174%-300%。

5.滴滴发布2021年财报腾讯总裁刘炽平辞任董事

滴滴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1738.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417.4亿元同比增长22.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亏损为500.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05.1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总收入407.8亿元,同比下滑12.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83亿元,同比收窄94.7%。

滴滴同日宣布,腾讯总裁刘炽平辞任董事职务,任命腾讯副法律总顾问梁凤霞为新董事。

6.地平线通过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地平线通过德国莱茵TÜV《ISO/SAE21434道路车辆-网络安全工程》(以下简称“ISO/SAE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22年4月20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向地平线颁发了ISO/SAE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7.东风豪华新能源越野车建设进入新阶段

宣布,旗下豪华新能源越野车的建设进入新阶段,4月16日,第一台桩基设备已进入到项目现场,标志着新阶段建设——厂房施工阶段即将全力开启。

东风豪华新能源越野车项目于2021年1月正式设立,这也是继岚图汽车之后东风公司打造的又一个高端电动品牌。该项目占地485亩,包括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三大板块。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新建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试验中心及体验中心、越野体验赛道和测试跑道等配套设施。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拟于2023年投产。

8.东风日产全国多地工厂停产主要受上海零部件供应影响

东风日产全国多地工厂受疫情影响暂时停产。据悉,东风日产内部人士的生产线排班表显示,从4月13日起,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的部分生产线已开始停产,而一线、二线及三线从14日至19日全部停产,本月20日将复工。关于停产原因,相关负责人称,主要是受上海等地疫情的影响,如在上海有83家供应商,大部分是电子类产品,而且都是核心零部件厂商。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由于上海疫情,周边的物流都无法正常安排,对我们的生产计划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9.广汽埃安首座超级充换电中心正式建成

埃安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启动以及埃安超级充换电中心-南大干线站正式落成。据悉,埃安将于2025年在广州建设超千座超级充换电中心。

10.将对吉利商用车供应电池

国轩高科发布消息称,近日,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吉利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吉利商用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轩高科将对吉利轻商车型供应电池并逐年提升供应量,双方承诺2022年至2024年预估供应/采购电池产品总量12.6万台套,包含微面、轻卡、增程三个品类。

11.汉腾汽车或在4月25日前完成破产重组

汉腾汽车即将在4月25日之前完成破产重组,而汉腾汽车一期工厂也将低价出售给。

12.毫末智行城市NOH将于近日上市未来覆盖100座城市

毫末智行在北京举办2022HAOMOAIDay,宣布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产品“毫末城市NOH”将于近日正式上市;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领域,毫末小魔驼2.0正式发布,并公布单车售价为12.88万元。

13.蔚来与共建175站

蔚来与中国石化战略合作正式达成一周年。2021年4月15日,蔚来与中国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全球能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创新合作模式,并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全球首座蔚来第二代换电站正式启用。目前共有3座充换电合作站在京投运。

14.恒大汽车投资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网约车服务

恒驰国瑞新能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二手车经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

15.吉利汽车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台州

从“台州发布”官微获悉,近日临海市与吉利豪情公司正式签订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吉利汽车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台州临海。据悉,该项目将在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的基础上,由燃油车生产转向插混项目。

据称,新项目上马后,有望实现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年均产值增长20%的目标,并促进当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及协同发展。

16.极氪:5月1日起涨价最高2.05万元

4月22日,吉利旗下全新高端纯电品牌极氪宣布涨价5000元~2.05万元不等。

17.集度智能驾驶技术方案曝光双激光雷达上车

集度官方发布了首款汽车概念车车头部位的设计细节,车前灯和车前盖处激光雷达的设计清晰可见。至此,集度首创的车前盖、前向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首次曝光。

受上海疫情影响,集度汽车原定于4月18日的发布会将延迟举行,首款汽车机器人将亮相北京车展,并将在明年(2023年)上市交付;第二款车型有望亮相今年广州车展。

18.理想努力将交付延期控制在3周内

4月20日,理想汽车发布关于交付延期的情况说明,理想表示自3月末以来,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理想汽车部分位于江浙沪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无法供货。因此,对于理想汽车4月份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部分用户的新车交付延期。

19.理想汽车成立车之杭汽车公司注册资本2.5亿

杭州车之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想,注册资本2.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桩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LeadingIdealHKLimited全资持股。

20.理想汽车绵阳工厂首台增程器正式下线

四川理想L2E15M增程器正式下线,标志着新晨动力和理想汽车合作的阶段性成功。增程器源于宝马王子发动机基因,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目前已向理想汽车交付388台样机。样机的测试、实验和路试完全达到理想汽车的质量标准。

据了解,项目生产设施设备、产品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员工团队全部在理想汽车生产体系内完成,将为理想汽车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

21. :2021年度净利润约159.31亿元,同比增加185.34%

宁德时代(SZ300750,收盘价:409.11元)4月21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1年营业收入约1303.56亿元,同比增加15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9.31亿元,同比增加185.34%;基本每股收益约6.88元,同比增加175.68%。拟不派现、不送红股、不转增。

22.宁德时代: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

宁德时代微信公众号4月18日消息,EVOGO换电服务在厦门正式启动,首批启动服务的4座快换站分布于厦门思明区、湖里区和海沧区,预计到今年底,将在厦门完成30座快换站的投建。届时,厦门岛上每3公里的服务半径内将有1座快换站。

23.宁德时代拟130亿元在厦门建电池项目

宁德时代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30亿元,在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投建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规划产能情况暂未披露。

24.宁德时代子公司8.65亿元竞得宜春一处锂矿探矿权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以8.65亿元的报价,竞得江西宜春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

25. 北汽瑞翔迎来第二增长极

4月20日,北汽瑞翔商用车新品上市发布会在重庆市合川区盛大举行。经过精心筹划准备,三款不同品类的全新商用车同时荣耀上市,新车型将为企业开拓全新商用市场,为利润增长带来第二抓手,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创造北汽瑞翔乘用车与商用车两条线齐头并进的全新局面。

北汽瑞翔旗下三款商用车,分别是博腾V1、博腾V2、博腾M3。商用车全面开花,三款新车来自不同平台,分别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26.陕汽重卡扩能项目首辆新车即将下线总投资50亿元

陕汽重卡扩能项目总投资50亿元,项目总装车间已开始试生产,车架车间已开始生产验证,调试车间建安工程已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具备20万辆重型车架总成、10万辆驾驶室总成及10万辆重卡底盘装配能力。

27.首批年内开业smart品牌计划建150余家网点

从官方获悉,纯电汽车科技品牌smart旗下全新smart精灵#1将于4月25日正式上市。同时,smart在中国市场正稳步推进全国近150家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建设。smart品牌D2C直销代理商业网络正快速成型,同时将在未来深耕国内市场,这一批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将于今年正式开业。

在线下,smart携手合作伙伴构建起由旗舰中心、商超展厅、服务站、服务中心构成的多层级销售服务网络,与数字生态无缝联接。预计2022年内,近150家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将逐步铺开,覆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超过40座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28.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推动100多家供应商协同复工

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9日复工,目前已经有约8000名员工到岗。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介绍,企业会在接下来的三四天内逐步进行产能爬坡,逐步实现单班制满产。

29.蔚来官方宣布:第9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

蔚来官方微信消息,蔚来第900座换电站正式上线。蔚来将持续布局,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

截至目前,蔚来用户累计换电超过800万次,为用户节省超800万小时(对比市面上常见的60kW直流桩),仅需一首歌的时间满电出发;有9位用户换电超过1000次,打卡换电站最多的用户去过135座换电站。

30.五菱推出快递小哥专用新能源汽车,已经获得国家认可

五菱的一款快递小哥专用车——E10位列其中,虽然这款车按照现有技术水平达不到获得国家补贴的资格,但它却是一款得到国家认可的新能源汽车。

31.宣布电池产品涨价

在业绩说明会上,欣旺达表示,现在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涨价问题是行业性问题,公司已向锂电池上游原材料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上游原材料供应正常,能够满足客户订单交付。并称公司已与上游原材料合作伙伴达成供应共识,并与下游客户伙伴形成价格联动机制。公司根据不同的客户、项目以及产品结构的情况,已对售价做出相应调整,上涨幅度参考行业龙头公司的水平。

32.亿纬动力46系列大圆柱电芯获客户定点

公告,公司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亿纬动力”)近日收到了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成都大运”)发出的供应商定点通知书,亿纬动力被成都大运选定为大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46系列大圆柱电芯的整包项目的开发供应商。

33.长城汽车低价接盘汉腾汽车一期工厂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汉腾汽车知情人士透露:“汉腾汽车内部通知,公司要在本月25日之前完成破产重组。汉腾汽车一期工厂将低价出售给长城汽车。

34.长城汽车坦克300将于4月22日恢复生产

从长城汽车获悉,生产坦克300的重庆工厂将于4月22日开始恢复生产,含坦克300城市版、越野版车型。此前长城汽车方面曾表示,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多地疫情影响,坦克300车型共涉及8家供应商伙伴停工、停运,坦克300车型于4月14日起暂停生产。

35.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临海

临海市与吉利豪情公司正式签订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吉利汽车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临海。

36.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获出租车经营许可

小马智行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这是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中标通知明确,允许符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安全技术要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经营服务。

六、行业信息

《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隆重发布

《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夯实南海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促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氢能推广应用和商业化模式形成,强化氢能产业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北京燃料电池汽车补贴细则出炉燃料电池商用车机会来了

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的通知》,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的组织方式、应用场景、申报要求、资金支持细则及拨付、监督考核等具体信息。《通知》强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主要采取“应用场景示范+‘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的方式,明确了车辆推广奖励、运营奖励、加氢站建设、运营补贴、关键零部件创新奖励标准,并提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由“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示范应用联合体”由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牵头,会同燃料电池系统企业、车辆运营企业、加氢站运营企业组成。

3.成都开展2019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申报工作

成都市经信局发布《关于申报2019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贴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补贴标准为2017-2019年度上牌车辆在中央财政补贴基础上,给予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50%的市级配套补贴;2015、2016年度上牌车辆给予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60%的市级配套补贴。

4.工信部:加强新能源车安全体系建设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部分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事故频发多发、企业监测平台形同虚设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融合发展使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全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研究解决。

要从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全面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

5.工信部: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为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对外透露,将多措并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其中包括要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日调度机制,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的作用。

6. 工信部:尽快研究明确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罗俊杰表示,将尽快研究明确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要求,组织编制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路线图,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

7.smart将在国内市场采用直销代理模式

smart宣布,其正稳步推进全国近150家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建设。在线下,smart携手合作伙伴构建起由旗舰中心、商超展厅、服务站、服务中心构成的多层级销售服务网络,与数字生态无缝联接。预计2022年内,近150家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将逐步铺开,覆盖超过40座城市。

8.  广州主要整车生产企业出现部分产线停产、半停产

从21日举行的广州市工信局线上媒体通气会了解到,内地散发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对广州工业生产产生明显影响,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主要整车生产企业出现部分产线停产、半停产。

9.  商务部:继续深化汽车流通领域的改革

4月21日,商务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深化汽车流通领域的改革,扩大二手车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落实好已出台的餐饮、零售等行业纾困政策。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的保供工作。二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加快消费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三是优化消费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推进步行街高质量发展,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服务下沉和上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向农村延伸。

10.上海: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70%重点企业已复工复产

4月22日,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从近期工作成效来看,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复工,汽车企业在产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集成电路、化工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11.上海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引

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下称“指引”),指引提出五大方面21条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指引包括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施场所分区分类管理、强化企业员工管理、加强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资储备、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保障五大方面。

12.  上海汽车产业链应急保供杭州中转站正式启用

为做好上海重要产业链应急保供工作,杭州、宁波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应急中转接驳站已于4月18日正式投用。该站采用“无接触”模式,首日便有来自浙江宁波的集装箱货车进入中转接驳站,物资收入后当日即转运至上海。

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浙江省第一时间落实,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建设保障上海民生物资和产业链供应链应急中转接驳站。目前已建成平湖、嘉善两个民生物资中转接驳站,以及杭州、宁波两个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应急中转接驳站。

七、跨国集团和国际市场

1.    LG新能源等拟在印尼建价值90亿美元电池供应链项目

以LG为首的一个韩国财团(由LG新能源、LG化学等组成)已经与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ANTAM、IBI签署一份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各方将推动建设一个价值约90亿美元的项目,以在印尼形成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2.阿斯顿马丁新能源战略2025年推纯电动车

阿斯顿·马丁公开了新的企业战略“RacingGreen”。根据战略,到2039年前,阿斯顿·马丁将在整个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环节实现碳中和。

战略内容显示,阿斯顿·马丁还明确了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节点。具体来看,品牌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Valhalla将于2024年初正式交付;2025年,该品牌将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2026年,阿斯顿·马丁将实现旗下所有全新车型均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版本选择。

除此以外,阿斯顿·马丁还表示,到2030年,旗下所有GT跑车和SUV车型都将实现零排放。

3.宝马全新7系及i7全球首发计划于2025年累计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

4月20日,全新宝马7系及宝马i7全球首发。其中,i7是宝马集团纯电动产品阵容的旗舰车型。至此,宝马集团为中国市场中提供的纯电动产品数量达到5款。

4.奔驰发布第二款纯电动SUV

梅赛德斯奔驰在4月19日发布了其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版EQS,新车续航里程高达660公里,生产地为美国,并将于今年秋季上市。

5.车芯荒加物流混乱丰田宣布5月汽车产量削减10%

丰田汽车18日宣布,预计5月全球汽车产量约为75万台,由于芯片短缺,较年初计划的85万台相比下砍约10万台,减产约10%。预计5-7月合计产量约为240万台。

6.大众有望将MEB平台续航里程提升至700km

近日大众汽车宣布,计划将其旗下的MEB平台下的可实现续航里程提升至700km这项计划很有可能。而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达到700km续航的车型尚未正式推出,于是有人推测,这项续航的升级或将成为未来新推出车型的标配选项之一;至于现款车型,则可能在未来的某次升级中,推出相应的车型。根据大众汽车未来的生产计划,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AeroB或将成为首款达到700km续航的大众品牌车型,至于同一年推出的入门车型,ID.Life,则或许因为其产品定位的问题,不会搭载这一配置。

7.德国3月电动汽车销量下降6%

3月,德国电动汽车注册量为61,762辆,同比下降6%,但市场份额从去年的22.5%上升到25.6%。其中,德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为34,474辆,同比增长15%,市场份额为14.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为27,288辆,同比下降23%,市场份额为11.3%。

8.电装计划重新培训1000名软件开发师

丰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计划在2025年前将公司1000名零部件工程师重新培训为软件开发人员。日前,丰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计划在2025年前将公司1000名零部件工程师重新培训为软件开发人员。

9.丰田公布5月全球生产计划

丰田汽车今天公布了5月全球生产计划,其目标生产约75万辆汽车(日本20万辆,海外55万辆)。

信息显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的持续存在,丰田计划在4月至6月进行临时减产,5月的生产计划较年初制定的目标减少了10万辆左右。此外,丰田预计今年5月至7月的全球月平均产量为80万辆左右。5月生产计划具体如下,在14家工厂的28条生产线中,将有9家工厂的10条生产线临时减产。

10.马斯克愿意自掏腰包100-150亿美元,以竞购推特公司

据《纽约邮报》援引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当代钢铁侠亿万富翁马斯克ElonMusk愿意为Twitter竞标投入100亿至150亿美元的现金。

11.宁德时代60亿美元在印尼建动力电池产业链

宁德时代宣布,旗下子公司广东邦普下属公司普勤时代于4月14日与印度尼西亚PTAnekaTambang(ANTAM)和PTIndustriBateraiIndonesia(IBI)签署三方协议,共同打造包括镍矿开采和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和电池回收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59.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0.3亿元)。

12.欧洲新车注册量连续9个月下滑

由于俄乌局势升级给欧洲汽车行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今年3月份,欧洲新车注册量连续第9个月下跌。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欧洲上个月新车注册量为1,127,797辆,同比跌幅为18.8%。

13.特斯拉柏林工厂周产量达350辆

著名特斯拉投资人GaryBlack在Twitter上表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提升了柏林超级工厂的产量,当前该工厂每周可生产350辆ModelY跨界车。另外还有德国媒体报道称,特斯拉的目标是在4月底之前,将该工厂的周产量提升至1,000辆。

14.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暴增6.6倍

特斯拉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数据,各项数据指标都超出市场预期,特斯拉一季度净收入为33.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利润为4.38亿美元,暴增6.6倍。

15.通用汽车正开发全新电动汽车平台GMBT1

通用汽车向全电动产品阵容的转型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包括开发新平台以支持大量新的通用汽车电动汽车车型。而GMBT1平台就是其中之一,据通用汽车称,GMBT1平台既不被视为承载式车身平台,也不被视为非承载式车身平台。

本文地址:http://flash.hinghamre.com/news/24d7789919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俄罗斯外交部召见英国驻俄大使

茅台集团赴汾酒集团考察交流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举行 现场升国旗奏国歌

控制使用父母及配偶账户炒股 国海证券前投资顾问被罚没20万

上汽集团旗下捷氢科技分拆上市获受理,研发费用率超25%,多只国家级基金入股

中国代表:美国作为伊核危机始作俑者,应尽快回应伊方合理诉求

分析师:三星抢先量产3nm工艺是赶鸭子上架 没人会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