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城镇化新路径:以县城为重是现实选择

热点 2025-07-06 03:13:14 8

原标题:专家热议城镇化新路径:以县城为重是热议现实选择

县城城镇化是对过去城镇化路径的替代吗?不是这样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城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化新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那么,县城现实选择县城城镇化是为重对过去城镇化路径的替代吗?5月9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主办的热议“中国乡村大讲堂”政策对话中,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认为,城镇不是化新这样的。

他说,县城现实选择从上世纪末至今,为重关于城镇化的热议提法很多,比如小城镇、城镇城市群、化新都市圈、县城现实选择县城城镇化。为重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这都是相对平行的战略,而不等于用一个战略去覆盖另一个战略。

针对本次县城城镇化,李铁认为,这是近年来总结城市化经验,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调整。

这些现实就包括人口流动状况、农民意愿选择等因素。

李铁提到,人口流入地区只能保证人口就业、获得收入,但不能保证落户。目前,超大城市、大城市均对落户有所限制,而在中西部地区县城落户早已放开,基本不存在限制。与此同时,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房价高,与户口绑定的子女上学也是个难题。这使得在家乡县城长期定居成为现实、理性的选择。

根据李铁团队对农民工在城市置业的长期调查,十年前只占1%,最近两年上升到25%,置业地点主要在县城。李铁称,之所以要进县城,一是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二是为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此次县城城镇化是整个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微妙变化,在县城解决留守子女、农民定居问题,是尊重现实的政策选择,也是一个大趋势。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看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反映了国家城镇化战略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过去高速城镇化,转向高质量城镇化;二是从过去更多注重异地城镇化,转向关注就地就近城镇化;三是从过去更多重视地级以上城市发展,转向以县城为支撑的城镇化。

转型的背景,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过去多年,中国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本来希望市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但很多地方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有些地方反而形成“市掐县”。如今,县城数量增加,人口规模也有所扩大,基础设施也在完善,承担着连接城乡的重要作用,是未来吸纳人口的重要载体。

再比如,过去的城镇化出现了大城市、小城镇两极分化的趋势,县城城镇化恰好可以打破两极分化倾向,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此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近年来在10个省、300多个村庄所做的乡村振兴大调查,农村劳动力愿意就业的地方,县城和县级市是首选,达到33.6%,地级市排第二位。

魏后凯称,既然城镇化战略转型为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那么考虑到过去城镇化从规模来看所出现的两极化,就意味着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过度集中在县城。既要发挥县城的中心作用,同时也要处理好县城与一般城镇之间的关系,防止在县域内出现新的两极化。

关于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魏后凯认为,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靠城镇化可以减少农民,这是乡村振兴,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民不减少,是不可能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虽然应该走内生型乡村振兴道路,但离不开外力推动,这就需要鼓励资本下乡,一定要让资本跟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不能出现“只有老板赚钱、农民不赚钱”的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就当前中国所处的城乡转型阶段,赞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不过,需要避免两极化,既要避免原先的单向城市化思维,又要避免将中国城乡转型路径拉回县城。

他认为,就城乡转型的基本规律而言,已经制定的都市圈发展战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本文地址:http://flash.hinghamre.com/html/057c7059923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柳州东投5000多万票据逾期,表示预计本月底前将陆续结清

董明珠的“好老板”人设,悬了?

涨价“倒逼”消费者抢订新能源车 小鹏部分经销商3月订单超历史纪录

真没钱了?格力电器未给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88万股民:分红了就跑

微软向索尼提供10年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会留在PlayStation上

泡泡玛特,“赚”得慢了

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俄即将完成美在乌军事生物活动的证据收集工作

同心战“疫” 一线有我 | 民生银行助力上海深圳疫情防控

友情链接